Feeds:
文章
留言

最後三天

洞洞館計畫進入最後三天,請大家把握時間參觀喔!
6/28周一下午一點半到四點暫停開放,也請大家留意!

  初夏台北五月慣常的大雨,偏生落在開幕的這天,許是要作最後的洗淨吧?這一回外牆上不再有多餘的管線干擾,流水便能這樣痛快地從洞洞外牆的間隙直洩而下。是有那麼些地方照舊漏著水,好像要證明她確確實實是老了,經受不起摧折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而室內我們反覆地掃著拖著,生怕錯失了一絲一毫。隔間和裝潢卸下以後整個空間敞開了,行走其中的人得以自在呼吸了,即使是這濕冷的早晨裡空氣都有幾分從容。白布在三樓北側的空間裡擺蕩著,來賓陸續入席。我們知道,告別要開始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音樂是極微的重複,在舊照片裡把情緒逐漸堆高,也迴蕩在廢墟一樣空曠,卻是本來面貌的空間裡。音響,麥克風,投影機,電線,那明明象徵現代的種種,卻在這該也隸屬現代的房子裡明擺著一種錯置的愕然--我們真真要在這裡說些什麼,說些關於頭上樓板間的空心磚,還是打亮的玻璃,除去老鏽的鋁扶手,拭淨的窗框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而他們明明還在那裡,呼吸著穿落琉璃瓦的光,抵擋著歲月的漠然。

繼續閱讀 »

「向建築告別——洞洞館計畫」溫州街攝影展與洞洞館同時開展了,
在溫州街各特色店家散步駐足時,別忘了留意各攝影者拍下的精彩作品!

時間:2010年5/29-6/28
地點:溫州街各店家(詳見上圖)
作者:洞洞館計畫團隊與攝影工作坊(詳見上圖)

「向建築告別--洞洞館計畫」展覽正式開幕了!

地點:臺大洞洞館(舊哲學系館,臺大正門進來左手邊第二棟建築)

開放參觀時間:即日起至6/28  9:30-18:00

定時導覽時間:每週三、週六下午三點半

團體導覽預約:十人以上團體可來信另約時間導覽,請寄 dongdongplan@gmail.com 信箱

文@賴子歆

各有風景──出入口

走近本館的出入口處,我們很容易就忽略了抬起樓梯等的水泥平台。水泥平台看似灰漆漆,一點都不起眼,但其實仍有設計在其中。設計這樣的水泥平台的意義是要區隔平台本身以及地面,使平台本身以及其上的物體能夠獨立現於人前,這也是現代主義建築中十分強調的「獨立」建築元素。

向右望去,會發現平台旁有八個排列整齊的方形石燈,中間以菱形狀挖空,內側可放置蠟燭或燈泡。其實石燈列相互對稱,左右各一排,但因為後來加蓋了殘障坡道,完全擋住了旁邊的石燈,也就任其破敗。閉上眼睛想像一下,石燈若能再度點亮,夜晚時分,與館內大小洞透出的微光相互輝映,一在地一在半空,那畫面想必十分美麗。
繼續閱讀 »

文@賴子歆

讓我們進來,打聲招呼,然後道別。

時常覺得歷史一點都不公平,只有那些懂得在歷史的軌跡前大聲嚷嚷的人,才會沾黏到歷史的邊緣,沒有紀錄、沒有聲音的另外那些,彷彿從未存在,像是歷史巨輪經過時兩旁飛揚的塵土,沒有機會隨著雪球前進,只是喧嘩一陣後就落下,誰也不會注意。

那些揚起的塵土好比日常生活中太多理所當然的存在,太多輕易略過的細節,譬如我們日常起居坐臥的空間,譬如已經被歸類到「不堪使用」、「老舊」、「即將拆除」的建築。因為他們老了、舊了、安靜了,人們也太習慣忙於打理生活,容易默許這些陳舊從我們眼皮底下消失,等到新的落成了再趕往湊湊熱鬧。
繼續閱讀 »

訪談對象:台大哲學系 楊植勝老師
訪談人:邱彥瑜

邱彥瑜(以下簡稱邱):想請教老師關於洞洞館的大會議廳的用途?聽說以前是校內最高級的會議廳?

楊植勝老師(以下簡稱楊):設備比起思亮館沒這麼好,但占有地利之便,離公館最近。所以常借給外面的社會團體,反而增加哲學系的收入吧。校內的偶爾會借這邊,但若有要新的設備不太會借哲學系,因為這棟館很老,設備其實不如其他的系。說實話,洞洞館外觀看起來很特別,但採光很不好,所以搬來(水源)這邊,有一種柏拉圖的理想國裡面洞穴的那個故事,終於爬出來的感覺,在洞洞館時不開燈是不行的。 繼續閱讀 »

時間:2010/04/14
地點:台大舊哲學系館
主講人:銘傳大學建築系 徐明松老師
照片攝影:徐明松老師
整理紀錄:馮子純

談戰後第一代,是這幾年我們建築界的一個共識,一個粗略對一九四五年,某一代人建築活動的看法。以後的人會如何定義我們還不清楚,史料研究有很多分類的方式,而台灣是一個特別的地方,在內部都還沒有達成共識。所謂內部的共識是指政治上和文化上,反映在所有的文化層面都是如此,在建築也是。比如跟國民政府過來的這一代人,無論是直接跟政府過來,或在大陸出生到國外唸書,然後再輾轉來台,在當時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。因為跟當權者的國民政府的關係,也掌握了多數資源。不可否認地,我們在很多台籍建築師的研究裡面,發現他們雖不是直接對那一代外省建築師不滿,但對國民政府處理建築相關業務有意見,有些人意見蠻強烈的。所以訪談的時候很多事情很尷尬,比如說在辦王大閎展覽,有很多知名的學者打電話來關心這件事,他說王大閎是國民黨的御用建築師,你處理這個展覽要小心。用的詞很重喔。其實這些都是很好的學者,平常你感覺不出他有這麼極端的看法,可是事情回到文化面的時候,就像大家其實都肯定王大閎作品,但碰到文化的認同感,問題就會浮現。

繼續閱讀 »

圖文◎賴子歆

天晴的午後,攝影工作坊成員於洞洞管三樓會面,展開第四次會議。會議流程很簡單:一面檢討近日成果,一面訂定下週共同與各自的進度。

大家一同瀏覽每張攝影作品,或選出自己的最愛,或張大眼睛看別人看到的線條和自己看到的質地。除了發出讚嘆聲和丟些回應外,坊主也會適時為大家解決技術上的疑難雜症,例如對焦問題、要專情一點等等。討論過程中還激盪出「蘋果過於美好,微軟才是現實」之類的有趣類比,讓大家笑聲不斷。而前攝影社長於此時加入,使得工作坊又得到一枚人才,陣容愈發堅強。

這次聚會可以看出成員的創作方向都已漸漸浮現,只待更進一步聚焦、串連畫面裡的意念,大家也持續嘗試新的內容,以讓既有的部分更趨完善。最後,坊主與成員初步確定了各自預定的展出場地,希望可以在書店、餐廳、咖啡店等可能的空間展示作品,也期望老天爺高抬貴手,賜給六月份充足的日照時數,好讓洞洞館展覽能更順利地表現散落的光影。

四散之前,大家決定週日再會。

圖文@蘇志畬

昨天才第一次來洞洞館,在這之前都沒有機會這麼仔細、緩慢的觀看這棟建築。既然跟它不是那麼熟稔,昨天也只有匆匆一瞥的時間(大部分時間在幫忙拆東西),今天就打算慢慢來,天上的雲層一時還不會散掉,不需要跟陽光搶時間。雖然有太陽的日子,陽光穿過洞口在地上的投影應該很好看,但陰天窗戶上圓形光影的色彩更加明顯。

在三樓放下東西,一間房間一間房間慢慢的去參觀,偶而把幾扇窗子拆下來,看看更多光線散落的情形。觀察還留著的器具,無法再傳遞訊息的信箱、儲存最後信息的黑板,房間的角落保留著過去生活的痕跡。

慢慢看過洞洞館內部,接著在外面晃晃,雨披下面的空間在過去也鮮少人注意吧?特別設計的排水設施也被塑膠管線給取代,浮貼在牆面上。